“点”权成金终成空 |
“我写过多种文体的文章,却从没想到今天会写忏悔书,住过各式各样的房子,却从没想到今天会住在这里,憧憬过退休后的美好生活,却从没想到人生之车还没有到站便已倾覆……”进到留置室,如梦初醒的刘福先悔恨不已。
刘福先,江西省宜春市鑫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原总经理。2021年10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留置。2021年12月,刘福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出身贫寒的刘福先,幼时读书不易,几经周折才考上大学。1988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宜春市袁州区春台财政所工作。刚参加工作时,刘福先也曾立志“为政府理好财、为人民用好财”,并因工作勤勉尽责、兢兢业业,多次获得了单位嘉奖。1996年,他进入宜春市财政局工作,人生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然而,越是人生坦途,越要守住底线,刘福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随着时间推移,繁琐而忙碌的工作,让他逐渐感到疲惫和倦怠,产生了“工作就是饭碗而已,碗里的‘内容’就应该丰富一些,只要有权在手,就不怕碗里的‘内容’不够丰富”的想法。于是,在他的人生信条里,埋头工作慢慢变成了“琢磨领导”,实现人生价值慢慢变成了捞取“饭碗价值”。
“那一年与我同年晋升的多名正科级干部被陆续提拔,而只有我还在原地踏步。”刘福先审视自己贪腐轨迹时表示,2012年是个分水岭,当时眼见自己已近五旬,却晋升无望,自己心中充满了怨气和牢骚,心态彻底失衡,表面上积极工作但实际上却是出工不出力应付了事。
2016年,50岁的刘福先“苦尽甘来”,这一年,宜春市成立了鑫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市财政局的下属国有企业,刘福先被任命为鑫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为了随随便便能决定数百万元贷款担保业务的“一把手”。
“这个时候‘关心’自己、‘问候’自己的老板突然多了起来,有的请吃请喝、有的陪玩陪唱,那个时候感觉真是‘人生巅峰’。”刘福先说。
面对老板们的“贴靠”,刘福先本该保持应有的警觉,然而,他觉得交几个朋友不要紧,吃点喝点没关系,甚至很享受老板们的巴结迎合,特别是被人捧得“高高在上”的感觉。对各类邀约,他来者不拒,与老板们在觥筹交错中称兄道弟,沆瀣一气。
从请吃饭喝酒到送土特产,到送烟酒加油卡,再到送大额现金,老板们的“厚礼”一步步加码。对此,刘福先心知肚明,老板们图的就是自己手中的权利,但却仍心安理得悉数笑纳,心甘情愿“被围猎”。
2017年5月的一天,某公司老板陈某某前来拜访刘福先,请他为300万元银行贷款提供无抵押担保,并塞了他一个牛皮纸袋,双方商谈完成后,刘福先迫不及待打开纸袋,发现里面是叠放整齐的3万元人民币。
“我觉得是拿钱办事,手中权力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有种‘前途’不顺在‘钱途’得到补偿的安慰心理。后来,慢慢就习以为常了,收取好处费成了一种习惯。”刘福先向办案人员坦言。
尝到“点”权成金的甜头后,刘福先更加贪恋手中的权力,享受挥洒权力棒的感觉,而他违规给企业老板贷款提供担保后,企业老板把好处费作为“返点”向他奉上,也变成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按照权限,刘福先只能审批额度800万元以内的担保业务,800万以上的担保业务,必须上报市财政局审批。然而为了帮助某些企业违规获得贷款担保,刘福先费尽心思在担保额度上动“脑筋”、做“文章”。他违规采取“一压一拆”的做法来规避制度执行,一“压”,就是有意将担保额度控制在800万元以内,一“拆”,就是将单笔超过800万元额度的担保业务拆分成两笔甚至多笔,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担保。“一压一拆”之下,鑫达信用担保公司的相关制度形同虚设,而刘福先的敛财之路却变得畅通无阻……
2018年,刘福先认识了某公司老板熊某某。双方熟悉之后,熊某某直接开口请他为公司950万元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并表示会奉上5万元的“返点”,刘福先欣然应允。2019年,在明知熊某某公司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继续提供贷款担保存在较大风险的情况下,刘福先仍不顾多名下属反对,再次拍板决定向熊某某公司提供650万元的贷款担保。
“他们与我交往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关照,平时不断抛出诱饵,而我吞下了他们的诱饵,就只得听他们摆布。等到他们再找我办事的时候,虽然诱饵没了,但是下饵的钩还在,我想要脱身就难了。”直到被留置时,刘福先才幡然醒悟。
经查,刘福先担任鑫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期间,直接影响或间接促成了上百笔担保业务,并视担保金额、担保期限不同,每笔收受0.5%-1.5%的“返点”,累计金额达100多万元。
“是权力让我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是权力让我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把自己毁了,把家人连累了,我是在自掘坟墓。”法庭上,刘福先的忏悔声泪俱下,但事已至此,悔之晚矣。(江西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徐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