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铁腕”治理城乡生态环境 |
迁西县纪委监委聚焦城乡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战,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念好“准、实、顺、强”四字决,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向污染“顽疾”亮剑,向“脏乱差”亮剑,向“慵懒散”作风亮剑。截至目前,已集中警示约谈党员干部37人,停职检查1人。
画像明纪突出“准”。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开始后,县纪委监委迅速行动,下发《关于明确城乡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行动工作纪律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的通知》,严明纪律要求,坚决对不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贯彻过程中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相互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对待企业群众态度粗暴,造成不良影响;党员干部为违建充当保护伞;党员干部拥有违建拒不拆除等7种违纪行为进行严查,一旦发现,一律严肃处理。
监督执纪突出“严”。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下沉一线,强化监督。从县纪委监委机关、各位乡镇街道抽调65人成立18个督导组,到全县428个村(居)攻坚行动现场,采取实地查看、拍照取证、现场点评、当场交办、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对“散乱污”企业、散料堆场、违建车库、违建房屋等违建拆除与农村垃圾、村内塘沟、残垣断壁、畜禽窝棚等垃圾清理情况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监督,严查党员干部在落实攻坚行动中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同时,对各村问题整改情况适时组织“回头看”,再督导,再加压,对复杂村庄、疑难问题,督导组的同志与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一起研究整改方案,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攻坚任务。
完善机制突出“实”。建立健全重点工作监督机制,对城乡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任务细化“作战图”,制定“时间表”,对标对表作战。建立与公安、环保、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机制,及时转办、交办问题线索,做到资源共享,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信访举报机制,开通“栗乡清风网”、“栗乡清风微信公众号”举报平台和“二维码”随手拍,打造“电、信、网、微”四位一体信访举报平台,对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行动信访举报实施台账管理,做到快查快结、挂号销账。
警示震慑突出“强”。对拉练观摩、明察暗访发现的城乡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行动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县电视台进行通报曝光,对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进行集体约谈,对性质严重的,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给予组织处理。为了进一步强化警示震慑作用,县纪委监委对20个后进村的整改情况制作成专题片《知耻后勇劲头足 措施有力成效显》,在全县大会上进行播放。(迁西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