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丰润:“村权37条”为村干部“立规矩”“划红线”
文章来源:   2018-11-27 08:52

  针对村居事务运行不规范、农村干部信访量大等问题,丰润区把制定的“村权规范37条”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源头防治农村基层“微腐败”,为农村两委换届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新任村干部规范用权的“保护层”。今年以来,全区491个行政村,按“村权规范37条”中“四议一行三监督”程序规范运行工程类开支项目168个,涉及资金约1621万元,节约资金12.5万元,按规范开展其他服务类村务62697项。

  据了解,丰润区“村权规范37条”通过精准确权,将全部村级事务分为工程管理类、物资采购服务管理类、三资管理类、公开类、财政资金申请类、服务管理类等6大类36个事项,可以说是涉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方方面面。以清单、流程图的形式明晰固定,把村级权力运行纳入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即使是“新”村官“按图索骥”拿来就用,也能避免违规违纪问题发生,为新任村两委规范用权、廉洁履职划出“硬杠杠”。

  为了规避农村基层“用权任性”的问题,丰润区委区纪委将“村权规范37条”作为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龙头引领,在全区23个乡镇街道、514个村居全面推行,制作大型宣传栏23套,发放宣传材料5.6万份,使镇村干部读懂、学透、会用,让老百姓知道哪些事能办、哪些事不能办、需要什么条件、多长时间办完,村里怎么办、镇里怎么办、需要走哪些审批程序,从根本上实现政策公开、信息透明问题,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该区纪委监委通过畅通监督渠道,整合监督力量,构建群众监督、村(居)监会监督、上级部门监督有机统一的三级监督体系,持续强化对“村权规范37条”运行的监管。利用公开监督联系电话和联系人,明确专人解释答复群众提出的质询,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释。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开展明察暗访、组织乡街自查、与民政、农牧、审计、财政等职能部门联合检查等方式,发现村权运行不规范、公开不到位等问题99个,目前这些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丰润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