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创新方式方法 切实提升巡察质效 |
为创新巡察工作机制,迁安市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原则、较真碰硬,既精细严实地做好“规定动作”,又用心做好结合文章,不断创新巡察方式方法,切实提升巡察质效。
多条渠道挖线索。一方面,与纪委监委、组织、公检法、信访、审计等单位协调联动,多方搜集问题线索,带着问题开展巡察,确保巡有目标,察有方向,打有靶子。前两轮巡察中,根据公检法提供的线索深入巡察,发现违法未受处理的党员15人(带病提拔1人);违规发展党员2人;党员干部经商做买卖2人等问题。通过审计底稿,发现某市直单位财务人员篡改会计凭证等问题线索3件。另一方面,构建来电、来信、来访“三位一体”问题线索收集渠道,广泛接受群众举报和社会各界监督,列出问题清单,实施精准巡察,两轮巡察共接收信访件298个,通过巡察了解形成问题线索69件,占总问题线索23.2%。
多种手段找问题。提高技能找。建立大数据筛查问题线索平台,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和统计数据对比,前两轮巡察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4件,占总问题线索的6.7%;运用培训所学,从异常数字、异常时间、异常地点、异常往来中发现问题,前两轮查阅账目7169本,发现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公款吃喝、滥发津补贴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问题线索17件,占总问题线索的8.2%。通过谈话找。精准确定谈话对象,酌情扩大谈话范围,精心制定谈话方案,努力通过谈出一个问题、确定一条线索。先后与614名干部群众进行个别谈话,共发现问题线索25件,占总问题线索11.5%。深入走访找。开展“点穴式”“机动式”明察暗访,把巡察利剑直插基层,进村入户听取群众的“弦外之音”,努力发现向扶贫项目、资金、工程伸黑手的腐败行为和党员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及“村霸”、宗族恶势力等问题。
多种途径提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通过探索总结,不断强化发动群众、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等工作。广泛动员,多方了解。通过召开巡察动员大会、开展问卷调查、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形式发动群众,严格落实“五个结合”,即个别谈话与专访或暗访相结合,面上了解与实地考察印证相结合,听取反映与了解核实相结合,受理举报与筛选移交案件线索相结合,巡察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相结合。赢得了广泛参与和支持。强化担当,客观求实。围绕打造过硬巡察队伍,结合“讲忠诚、重执行、作尖兵”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和业务流程培训,不断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巡察工作的真实性、客观性。精准实施,常专结合。在巡察流程和模式上,更加注重操作性和针对性,按照上级要求落实举措,根据巡察对象创新举措,注重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延伸巡察相结合,做到常规巡察与“回头看”相结合,严防敷衍整改、假整改,在精准实施、常专结合中加速构建长效机制。(迁安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