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基层“微腐败”问题线索整改率达100% |
自两个专项工作开展以来,迁西县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对基层“微腐败”整治不等不拖不马虎,截至目前,发现问题线索1775条,查否52条,完成整改1723条,完成整改率达100%;省市交办件36件,已全部办结。
这县纪委紧盯18个乡镇、街道在扶贫资金、惠农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雁过拔毛”、虚报冒领、克扣侵占,在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和惠农等领域强占掠夺、贪污挪用,在惠农政策落实等领域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收缴群众款物和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在救济补助、社会保障、项目扶持和物资分配上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对于发现的问题线索,要求有关部门限时整改,并对于农村党员干部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疾苦,工作推诿扯皮、办理涉及群众事务不公、滥用职权,甚至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代言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行为严查严管严整改。同时,对问题线索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依纪依规严肃问责整改不到位或问题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倒逼问题线索严整改、真完成。严肃查处侵犯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问题,对发现违反财经纪律,账目管理不规范、随意列支、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白条入账、票据审核流于形式、套取资金,专款挪作他用等村级“微腐败”问题线索及时调查,严肃查处基层小微权力的“蝇贪”、“蚁贪”。对上级交办件、重点信访件、涉农信访件,找准关键点和切入口,严查快办、快查快结,给予86人纪律处分,移送司法5人。
同时,这县纪委还通过交流座谈、民情恳谈、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等方式,听取群众诉求反映,建立反映问题台账制度,加强问题线索的梳理、剖析、查找源头漏洞,整章建制。主动征询群众意见建议,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建言献策和支持监督的作用,按照“清、改、立、废”四类编制制度目录,对现有制度进行修改,建立符合实际、有效管用的治理“微腐败”制度10条,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基层,确保专项治理“微腐败”建章立制工作取得实效。(迁西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