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感悟】防止“灯下黑”纪检干部要“三醒”吾身 |
近日,从中央纪委网站获悉,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长、财政部党组成员莫建成接受组织审查,这又是一起典型的“灯下黑”案件,反映出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纪律观念上还与中央要求有差距。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党的意识、责任意识,从组织创新和制度建设上加强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大自我监督力度,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
如何解决“灯下黑”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叫“灯下黑”。古时人们多用碗,碟,盏等器皿注入动、植物油,点燃灯芯,用于照明。照明时由于被灯具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阴暗区域,由于这些区域离光源很近,谓灯下黑。其引申意义是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的事物和事件反而没有察觉。这就警示了所有领导干部,若想真正打造过硬队伍,必须从自身做起,必须在自我清醒中敢于正视问题,必须在自我警醒中善于发现问题,必须在自我觉醒中勇于解决问题。
在自我清醒中敢于正视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不要紧,最怕的是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亦或是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错误,若长此以往,领导干部则势必会活在“灯”下的阴影中,永远认不清自己,更不要提在自我清醒中敢于正视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所有领导干部要如《论语·学而》中说的那样:“过则勿惮改”,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方能“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这才是真正的大胸襟。
在自我警醒中善于发现问题。鲁迅先生曾说过:“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这话说得实在。如何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对于别人身上的问题我们总是能够很快发现,但放在自己身上却未必容易发现,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所有领导干部的高度警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带头人”,他们唯有在自我警醒中善于发现问题,身先士卒,才不会在“灯下黑”中走了弯路,才不会在思想迷茫中陷入误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在自我觉醒中勇于解决问题。“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这是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的一句至理名言。自我觉醒是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解决问题的大前提,有了这种能力和勇气所有领导干部才能不回避,不软弱,严格自律,摒弃特权思想。因此,所有领导干部唯有懂得自我觉醒,才不会在自我缺失中矛盾犹豫,才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走错了方向,这才是真正的大气魄。(滦南县纪委 李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