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便民”成摆设 |
炎炎夏日,笔者到某局办理业务,等待中发现大厅角落里设有一个“便民服务点”,红色的标识相当醒目,饮水机和若干物件就放在那里,快步过去想讨口水喝,却发现根本没有纸杯,向离服务点的最近的办公人员询问,答案是没有杯子。再看看旁边的急救药品,只有一瓶风油精摆在桌上,应该放置雨伞的伞桶空空如也…
现在越来越多的机关单位设立“便民服务点”本是贴近群众温暖人心的举措,可是在具体操作中却出现了如此尴尬的一幕,着实让人心里不太舒服。便民服务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不能怕麻烦更不能只装装样子。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心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转变工作作风,就要强化公仆意识,做老百姓的贴心人,把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心里时刻装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满腔热情的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尽最大可能为群众提供方便。坚决反对高高在上,唯我唯大,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
各级党员干部作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与桥梁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作风建设成效怎么样,最终要由人民群众说了算,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态度真诚,加强引导,讲究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改进作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贵在坚持不懈,必须反复抓,让优良作风成为一种习惯,化为一种自觉。各级党员干部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滦南县纪委 吕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