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唐山大地震中的共产党员(之四) |
编者按:
今年,是唐山抗震41周年。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唐山视察,“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总书记指出,唐山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贯彻落实省纪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挖掘唐山抗震精神中蕴含的廉政文化,唐山市纪委以此为契机,连续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就“唐山抗震精神中蕴含的廉政文化”进行研讨提炼,并组织开展“信仰的力量”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发掘、讴歌在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中涌现出来的模范党员干部的感人事迹,以此诠释和展现危机关头下“唐山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光辉形象,借以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努力让新风正气在河北、在冀东大地蔚然成风。
值此纪念唐山抗震41周年之际,唐山纪检监察网站特意从征文中遴选了展现基层共产党员、农村党支部书记和一线党员领导干部这3个层面的优秀作品,刊发以供大家共同学习。今天刊发第四篇《编后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编后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 孙海波、刘焕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41年前,猝然来袭的大地震,虽数秒之内就把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平地,却撼不动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信心,更撼不动广大共产党员坚如磐石的信念。共产党员临危不惧,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勇往直前,让鲜艳的党旗在废墟之上高高飘扬。回首那惊心动魄的每一个瞬间,人民群众清晰而切身地感到:大灾大难面前,共产党员就是主心骨!
——共产党员李玉林飞车直奔中南海报告灾情那一幕也就成了永恒的经典。他最后失去了14位亲人。
——地震过后3个小时,从废墟中脱险的几位年过半百的市委领导,顾不上包扎好淌血的伤口,迅速成立起抗震救灾指挥部,赤身露臂的站在路边告诉过往的行人:“市委还在!”
——唐山陡河电厂值班长、共产党员郑荣祥,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片黑暗之中,拉下一个个电闸,又冒着发电机里尚有氢气随时会爆炸的危险,三次冲进厂房,打开排气阀,避免了电机爆炸。而家里6口人全埋在废墟里。
——花园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袁秀文8位亲人都压在废墟下边,亲人的呼救声就响在耳旁,可她知道自己是花园街500多户、2400口人的当家人,为了救别人却耽搁了救家人的宝贵时间。
41年前,唐山的共产党员用义不容辞的责任、义无反顾的担当、高度自觉的党员意识,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宗旨,为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新的标高和唐山范例。在唐山抗震救灾、重建新生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从党的高级干部到普通党员,从解放军、医疗队再到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时时处处都闪现着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除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唐山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最充分最真切的检验: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心手相连,风雨同舟,共同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抚今追昔,新唐山天翻地覆慨而慷。唐山历经大地震劫难而不垮,创造了在大地震废墟上涅槃的奇迹。特别是近年来,唐山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四个干”抓落实机制,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列”、加快推进“三个努力建成”、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的宏伟目标,抓住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重重困难,使这座英雄城市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