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审查“四字诀” 严治基层“微腐败” |
今年以来,迁安市纪委聚焦“两个专项工作”,紧盯基层“微腐败”,切实做到审查“谋、严、精、快”,发挥机构改革后各室部协同作战,形成纪律审查工作合力。
“谋”字当先。在初核阶段,该市纪委在“谋”上做好功夫,制定工作方案、谋划工作步骤,把牢监督执纪工作的第一道关。在收到一起处置某中学食堂有关问题线索后,发现该校还存在食堂财务管理混乱、违反财经纪律、违规发放奖金补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财务人员无会计从业资格等问题。对此,学校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共计6人受到了相应的纪律和行政处分,学校主要负责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中纪委官网监督曝光平台通报。在“谋”上用好文章,能够避免“查出什么算什么”的问题。
“严”字把关。在执纪审查中,迁安市纪委始终坚持严格的审查时限和严肃的执纪安全。高度重视执纪审查安全,在办案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要求,强化执纪审查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今年以来,在问题线索核查中,始终做好“走读式”谈话的安全审查工作,要求谈话双方严格填写《涉案人员交接表》,让被谈话人既感受到组织谈话的严肃性,又体会到组织对其的关心、关怀,从而进一步压实了执纪审查安全责任。
“精”字立身。不论是在初核阶段,还是在立案审查阶段始终坚持“精”字立身。“精”在树立关联性的思维方式。市纪委各纪检监察室将系统关联的思维方式列为执纪审查人员培训要点,充分发挥材料数据挖掘中的关联效应。“精”在有重点的思维方式。在监督执纪过程中,要沉得进去,又要时刻跳得出来,不能陷入材料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四处出击,浪费人力物力,要时刻注意方向,找准关键点,精准发力,进行重点突破。
“快”字提效。迁安市纪委坚持快查快结,在查清主要违纪事实的前提下,及时做出党纪政纪处分,既提高纪律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又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把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担当起来。坚决摒弃贪大求全、“吃干榨尽”的纪律审查观念,强化初核工作力度,快查快结、快进快出,对严重违纪问题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缩短审查时间,提高纪律审查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质量。
今年以来,迁安市纪委立足“四字诀”,立案141件,涉及162人,立案数和涉及人数分别同比增长22.6%、21.8%,查处并移送司法机关“微腐败”典型案件3起,通报典型案件4批18起,其中7起被省、唐山市通报,保持了监督执纪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迁安市纪委 刘健 李明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