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四项举措严防纪检监察机关“灯下黑” |
如何防止纪检机关“灯下黑”,这是党内和社会上都很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各级纪检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迁西县纪委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把如何防止纪检监察机关“灯下黑”问题,作为2017年全年纪检监察工作的破冰工程和新一届县纪委领导班子的首要事项,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
实施提质工程,增强免疫力。把2017年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年”,拟开展三项专题活动。一是举办“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研讨活动。利用1整天的时间,组织全县所有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要求人人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并分三个组进行专题讨论,人人查摆存在问题,深剖根源,限期整改。二是举办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结合县乡纪委换届后新人多、业务不精的实际,拟于近期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聘请专人就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免疫力进行授课。三是开展县纪委内设科室和乡镇街道纪委争先创优竞赛活动。研究制定《迁西县纪委内设机构和乡镇街道纪委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事争一流、争先创优”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纪检监察干部担当意识。
开展专题教育,常打预防针。防止纪检监察机关灯下黑,就必须促使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修身立德,主动培养刚正不阿的品格,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率先遵规守矩,真正做到“忠诚、担当、干净”。这就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各种专题教育活动,搭建有效载体平台,为纪检监察干部常打预防针,防患于未然。2017年,迁西县纪委将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县内廉政教育基地进行廉政教育,适时组织县纪委副科级以上干部和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副书记到冀东监狱进行警示教育,筑牢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政治防线。组织开展《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和省《实施办法》知识竞赛活动,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规矩意识。
强化内外监督,做实保险箱。为了保证纪检监察机队伍的廉洁性和纪检监察权力不被滥用,除了常规的教育方法外,必须加强内外循环监督机制建设。2017年初,结合县纪委内设机构改革和县委巡查机构建设,迁西县纪委专门成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并遴选党性强、作风硬、威信高的纪检干部担任部门领导。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逐级签订廉洁自律“军令状”,强调对不自重、不自省的一律调整岗位。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醒目位置摆放监督提示牌,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从新当选的县级“两代表一委员”中聘请50名干部监督信息员,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监督员对纪检监察干部和全县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从严问责追究,设好高压线。县纪委内设监督机构采取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情况;干部监督员反馈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般干部年终考核情况;各地各单位机关考勤及值班考勤情况;干部监督箱收集情况;群众来信来访反映情况等6条渠道,不断拓宽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信息收集渠道。对存在口大气粗、打探案情、说情抹案、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问题的,一律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在全系统率先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围。(迁西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