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16年工作盘点之丰润】运用五种工作模式 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文章来源:   2017-01-20 16:51

  探索实践“‘四种形态’指引+‘两个责任’并行”模式,优化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将落实“两个责任”作为牵头抓总的“牛鼻子”,通过以上率下、压力传导、强力问责,着力解决“两个责任”层层递减问题,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是坚持以上率下,区委带头扛责担责。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研究反腐倡廉工作9次,组织全区性警示教育大会4次,区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6次,区委主要领导对反腐倡廉工作批示40次,批办重要问题线索6件,听取区纪委工作汇报13次,出台反腐倡廉制度文件22件。

  二是分层传导压力,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承诺书》制度,年初区委主要领导与23个乡街、78个区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别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承诺书》。创新开展“书记约谈书记”活动,区委书记对51名乡科级党委(党组)书记进行“一对一”谈话。发挥纪委监督作用,组织开展“两个责任”半年集中监督检查,由区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带队,分6组对全区23个乡镇(街道)、63个区直单位进行检查,11个单位完善了廉政谈话、廉政党课等教育内容,42个单位明确了党委办为落实主体责任的牵头部门。

  三是践行“四种形态”,认真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区委常委班子带头召开民主生活会,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见58条,制定整改措施29条。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区级党政主要领导与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廉政谈话33人次,约谈下级单位主要负责人75人次,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177人次。

  四是严格追究责任,以问责曝光倒逼“两个责任”落实。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借力“一问责八清理”、重心下移“捉小鬼”及信访维稳、环保督查等重大活动,强力推进“一案双查三追究”,今年以来,共问责党员干部109人,其中党政纪处分41人、诫勉谈话31人、组织处理24人、立案待处13人,涉及科级干部32人。

  探索实践“‘一线双查’+‘单元作战’主动出击”模式,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自觉践行“纪律审查大区大作为”的标准,坚决做到横向对比找差距“看哪不行”,纵向对比找差异“看咋能行”,结合自身实际,提升整体效能,实现了纪律审查工作的持续提升。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536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分类处理,约谈53人,函询216人,立案审查267人。立案审查案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160人,诫勉谈话45人,组织处理34人,立案待处28人。

  一是实施信访分流,把人员力量从处理大信访中解脱出来。列举18类纪检监察范围外信访,明确规定凡与检举控告无关的信访,由有权处理的部门负责办理,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825件次,其中分流195件次,有效把人员力量从处理大信访中解脱出来,今年以来重复信访同比下降了12.5%。

  二是整合全区力量,建立“一线双查”模式统一调配人员。改变过去主要依靠信访提供案源的“被动等待”模式,探索建立了“统筹监督检查和纪律审查,统一使用全区纪检监察力量,在工作一线同步推进监督检查和纪律审查工作”的“一线双查”波次行动模式,将委局机关业务科室与11个纪工委和23个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统一调配分组,组建17个纪律审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单元,围绕“绿色家园补偿、危房改造、涉农保险”等领域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7个波次的专项行动,发现问题线索430个,有效拓展了案源。

  探索实践“‘专项行动’+‘全面巡察’”模式,积极回应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核心,瞄准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发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机关作风整顿活动,深入推进“四风”监督、“一问责八清理”、重心下移“捉小鬼”专项行动和县区巡察试点工作,以扎扎实实的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一是一问责八清理”工作,清理出的936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问责592人,其中批评教育487人、组织处理43人、纪律处分50人;坚持挖病根,除病灶,把“清立改废”贯穿始终,不断深化对源头防控、事中监管、事后惩办各环节的管理与规范,务求边改边建,标本兼治,制定完善制度365项,有力固化了问责清理成果。

  二是重心下移“捉小鬼”专项行动,围绕“12种情形”,从小事细节处下手,查处“小鬼难搪”问题515件,涉及乡科级干部212人,乡科级以下303人。已对490人进行分类处理,其中党政纪处分132人,诫勉谈话59人,组织处理187人,其他处理112人,立案待处25人,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三是县区巡察试点工作,遵循“高起点、高标准,打基础、利长远”的思路,以区委名义印发了试点方案,组建了《巡察组长库》和《巡察专业人才库》,制定了6项工作制度,将巡察工作流程分解到9个关键环节44个具体工作步骤,制作工作模板25个。首轮巡察工作得到了市纪委等领导的肯定,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刊印发我区经验做法。

  探索实践“‘教育引导’+‘科技防范’并行”模式,构建履职尽责的监管评价体系

  强化源头防腐,综合发挥纪律的教育、引导、感化作用,丰富监督检查手段,深化科技监督方式,使“不想腐”的思想树起来、“不能腐”的机制建起来。

  一是创新廉洁教育载体,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开展“草根名嘴话廉政”“廉政书法进机关”“党员自我教育日”等系列活动;辑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选编》,链接条规,以案说纪,向全区科级干部、村居干部下发1600册。

  二是创新“纠正四风”载体,改进机关作风。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全年组织常态监督检查 18批420次,查纠问题185个,给予党政纪处分28人,约谈11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通过电视、网络、文件通报典型问题9批105起。

  三是创新“深度监察”载体,有效解决“中梗阻”问题。明确“深度监察”重点,深入推进网上审批、监察工作,建立“日检查、月督导、季通报”制度,健全区、乡分层监察模式,让隐性问题浮出水面。围绕政务服务过程中“四难三乱”“吃拿卡要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懒作为”等问题,组织开展行政审批提质提效专项检查行动,发现问题13类,涉及事项190多个,办件56000多件。针对发现问题,函询29个责任单位,批评教育主管副职和工作人员131人,集体约谈31个责任单位“一把手”,有力遏制了“权力的任性”。

  探索实践“‘激发活力’+‘提升能力’并行”模式,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坚持把自身建设放在政治全局的高度,深化“三转”、推进改革,通过搭建平台、改善待遇激发干部队伍活力;通过集约管理、严格监督提升履职能力。对纪检监察干部坚持集中培训、跟班轮训、周末学习日、岗位练兵等四项学习培训制度,开办“纪检监察干部微信学习群”,为纪检监察干部成长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注重业务知识培训,通过辑印《纪律审查工作文书撰写参考资料》、摘印热点权威解读,建立案例式交办、模板化纪律审查模式,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工作水平。严肃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不搞“灯下黑”。(丰润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