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东:撕破“关系网” 斩断“说情风” |
今年以来,唐山市丰润区纪委积极改革创新纪律审查工作,通过明确导向、严格治理、完善机制,最大限度打造纪律审查的“真空”环境,规避人情风、关系网,着力解决办案阻力大、干预多的问题。
一、 明确“三个导向”,在纪律审查环境上设防
“托人说情”从严处理。建立纪律审查说情报告制度,规定在审查过程中,如遇说情,承办人员按程序如实向主管领导、主要领导或常委会报告,并记录在案,在违纪行为定性时,作为处分情节从严处理。区纪委调查原民宗局局长潘某酒后驾车问题时,潘某多方托人说情,企图逃避纪律处理,区纪委坚持原则,对潘某进行教育,并将其托人说情作为从严情节,给予顶格处理。
“给人说情”公开处理。区委坚持把支持纪委办案,斩断说情风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 与全区23个乡镇、78个区直单位签订责任状,要求各级党委树立“惩治是最好的预防,惩治是最好的保护”的理念,严格执纪,不徇私情。区委主要领导在全区警示教育大会上明确表态,从我做起,严禁说情,违者查处,通报全区。某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因为其下属违反“四风”问题说情,在区纪委全会上被公开通报。
三是“办人情案”严肃追责。实行办案人员签字背书制度,要求办案人员对所承办的案件签订责任书,调查组全体成员在调查报告上亲自签名,对调查结果负责。如有发现办关系案、人情案的行为,随查随处,终生追究责任。同时,加强对纪律审查人员的监督,对群众反映办人情案、关系案的,做到每件必查,今年已对3起群众举报件进行调查核实,虽问题被查否,但也从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等方面,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教育提醒。
二、严把“三个关口”,在纪律审查流程上设防
严把“线索关”,源头堵塞说情风。该区群众举报线索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分别由信访室、案管室确定专门区域、专人、专机进行管理,建立问题线索库,一条线呈批,点对点交办,减少中间环节和知情面。今年以来,受理信访举报245件,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40件,未发生一起跑风漏气现象。
严把“调查关”,事中关闭说情闸。实行案件主办人制度,每一起案件都明确一名主办人,对整个案件的调查过程负总责,出现说情问题,追究主办人责任。改进办案方式,对重要案件打破纪检监察室间界限,临时遴选精干人员,违纪问题只由调查组长掌握,对调查人员通讯设备统一管理。在审查式监督检查工作中,对问题性质单一,简单易行的任务,采用被检查单位随机抽取、检查人员随机选派的“双随机”方式交办。如在检查工作日中午饮酒问题时,采取中午临时通知检查人员召开紧急会议、现场布置任务,当场抽签决定检查单位、会后立即实施的方式进行,从而避免了跑风漏气现象的发生,增强了检查的时效性、针对性。
严把“审理关”,定性处理不打折。对审理人员约法三章,不准在公共场合谈论案情,不准在互联网上传送案件材料,不准向亲朋泄露案情,审理过程做到“人离卷入柜”。实行乡案区审制度,对乡级调查核实的案件,由区纪委统一审理,避免在审查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人情干扰。在查办某村党支部书记王某入党前故意隐瞒被判处刑罚案件中,该镇党委为维护该村稳定,决定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向区纪委汇报此事,区纪委经研究,发现该处分畸轻,马上予以纠正,由镇党委将其党内除名。今年以来,区纪委共纠正基层纪委处理畸轻案件5件。
三、建立“三项制度”,在纪律审查机制上设防
实行区纪委常委会立案审核制度。所有拟立案案件全部经区纪委常委会集体讨论,严格议事程序,先由调查组介绍案情并提出拟办意见,然后各位常委分别讨论发言,集体决策,避免“有案不立”问题发生。实行调查方案提前审核制度,调查组提前研究调查过程中的说情风险,确定风险点,报主管案件领导审核,如风险点起动,主管领导第一时间提请区纪委常委会进行防控。
实行集中办案、交叉办案、办案回避制度。建立“一线双查(一线监督检查、一线纪律审查)”模式,打破层级、地域界限,全面整合委局各室、纪工委、乡镇纪委人员力量,统一使用,集中办案,不仅防范了“说清风”干扰,也提升了案件的数量和质量。今年以来,该区立案103件,同比上升134.1%。实行交叉办案制度,对阻力大、干预多、招呼多、案情复杂的案件,区纪委统一协调,由区纪委派人或指派其他乡镇进行异地办案。银城铺镇某村群众反映挪用征地补偿款案件,因信访人情绪激烈对该镇不信任,区纪委将该案交由白官屯镇纪委查办,信访群众对此较为满意。同时,实行回避制度,对有回避关系或者被调查对象申请办案人员回避的案件,选派其他人员办案。
实行查否案件报备、审核制度。区纪委交办的问题线索,查否的问题,由信访室审核把关,解决查不清、查不透、人情干扰等问题。基层自办有集体访越级访隐患的案件,信访室跟踪督办办理进程和结果,多方听取意见反馈,防止人情案的发生。今年以来,对交办的15件问题线索进行了审核把关,跟踪督办基层自办信访案件18件,较好解决了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问题。(丰润区委常委、纪委书记 刘艳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