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北区:推进“廉政大约谈” |
唐山市路北区纪委正确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有的放矢地开展“廉政大约谈”,逐步使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一、建立机制,形成常态。一是制定约谈方法。以区纪委、监察局名义印发《纪律检查机关对领导干部进行函询、约谈和诫勉谈话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履职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工作中发现领导干部有轻微违纪等问题必谈,2015年来,开展“廉政大约谈”6批次890余人。二是严明约谈纪律。要求约谈人不徇私情,客观公正,严格遵守保密纪律;被约谈人正确对待组织的批评和帮助,不得追查举报人,不得打击报复约谈人和举报人。三是实施问责追究。对“廉政大约谈”后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敷衍了事的启动问责程序,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约谈流于形式、谈而无果。
二、抓早抓小,精准发力。一是突出重点人群。强化对乡镇、街道、区直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教育,做到及时提醒,及早防范,防微杜渐。比如在区政府全体会上,由区纪委书记对全区各乡镇街行政正副职、区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及区直有关单位班子成员进行“廉政大约谈”,促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安全从政,走好每一步、算好每笔账、做好每件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突出重点领域。紧盯教育、农村等重点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开展约谈提醒,使党员干部真正红红脸、出出汗。比如针对教育系统轻微违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区纪委书记对全区90名校长进行师德师风大约谈,结合典型案例一针见血点出教育乱收费等具体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和要求,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三、延伸触角,强化震慑。一是将“廉政大约谈”向监督检查延伸。加大日常监督执纪力度,对轻微违纪行为,跟上检查、动辄则咎,及时处理、严查快结。比如开展教育乱收费专项督查,区纪委成立4个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查看账目、核对票据等方式,重点对各校私设“小金库”、小饭桌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学校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给予2名校长免职处理、5名校长党纪处分。二是将“廉政大约谈”向警示教育延伸。在约谈中挺纪立规,先后公开通报曝光23起典型案件,警醒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四、挺纪在前,初显成效。一是促进了自我净化。开展“廉政大约谈”点醒了部分自我约束不到位的党员干部,消除了部分处于违纪边缘干部心存侥幸的苗头,增强了纪律和规矩意识,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二是维护了群众利益。通过约谈学校校长,集中解决教育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小饭桌资金使用管理不断规范,教师课下乱办班行为明显减少,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通过约谈农村“两委”干部,着力解决村务公开不及时、公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促使村干部牢记公、正、廉、明,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当好群众的“领头雁”。三是压实了“两个责任”。开展“廉政大约谈”向下层层传导了压力,督促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认真查找自身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整改,促使“两个责任”落地生根。(路北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