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迁安市:“三抓”捉小鬼认真解决群众反感的“小鬼难搪”问题
文章来源:唐山纪委监察局网站   2016-09-08 18:20

  迁安市纪委紧扣重心下移“捉小鬼”这一主题,通过抓信访举报、抓行动推进、抓案件落实,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让“小鬼”们现原形、得震慑,效果明显,营造了强大的“纪委在行动”清查态势。

  用“特写镜头”为“小鬼”精准画像。迁安市纪委依据市情,对照唐山市《实施方案》,结合3月份开展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专题调研活动成果,重点聚焦15类不作为、乱作为的违规违纪行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为“小鬼”精准画像。全市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共性违纪问题,深入剖析,自查自纠,对“小鬼”进行工笔细描,透视入微。全市共总结各类“小鬼”违规违纪表现66种,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各类“小鬼”的识别度。

  造“合围阵势”对“小鬼”人人喊打。迁安市纪委不断拓宽宣传思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一牌二媒三屏”实现全立体的组合攻势,高频次地持续宣传专项行动。一牌,即告示牌。截至目前,全市有105家单位在显著位置树立活动告示牌,明确告知群众举报内容及途径,让群众了解这次专项行动的目的,积极参与。二媒,即宣传册和报纸。制作“捉小鬼”宣传册,发至各镇乡、便民服务中心、各类服务窗口,已发放8000余册。在迁安时讯报开设“正风肃纪”曝光台,发现问题实时曝光,典型问题连续曝光,目前已刊载5期。三屏,即电视台、公交车载电视、户外LED屏。在迁安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一个月反复滚动播出“小鬼难搪”的15种表现和举报途径。全市150辆公交车全天运营10小时,单车每小时播放2次,每天循环播放3000次“捉小鬼”版画和举报方式。同时,在市区显著位置的户外LED屏上反复播放“捉小鬼”宣传图片和相关信息。

  亮“祛魅法器”使“小鬼”无处遁形。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公开专门举报电话,建立“捉小鬼”专项行动举报登记台账,用好群众监督的“利器”,使侵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切身利益的“小鬼”原形毕露。截止目前,市纪委共收到群众信访举报69件(次)。同时,采取交叉互查等方式,已累计开展明察暗访12次。市纪委成立3支“捉小鬼”快速行动组,用好捉鬼治鬼的“法器”,建立快速反应、快速出击、快速处置的行动方案,重点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小鬼”。该市监察二室、监察三室采用联合办案的形式,对上级交办的和信访室、党风政风监督室收集的问题线索,分类打包,及时行动,快速查处。目前,已结案5件,处分12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6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扎“制度笼子”除“小鬼”生存土壤。进一步对农村小微权力进行严格规范和约束,该市五重安乡的《村级权力清单36条》,经过6个多月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达到了乡党委、政府满意,村两委满意、老百姓认可的目的。唐山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唐山市委组织部、唐山市纪委等多部门都进行了专门调研。近日,该市将召开“推行五重安乡小微权力监控试点经验现场会”,20个镇乡(街道)、13家市直单位、534个村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大力推广该乡做法,督促各地各单位在专项行动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学习借鉴,建立阳光透明规范运行流程,强化“用权”“控权”过程监管,彻底铲除“小鬼”生存土壤。(市纪委办公厅、迁安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