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区:活用“反面教材” 人人警钟长鸣 |
活用“反面教材” 人人警钟长鸣
——唐山市丰润区纪委多种教育形式
解决典型案例通报静躺领导干部案头问题
为筑牢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唐山市丰润区纪委坚持“正反”两方面教育并重,在积极正面宣传引导的基础上,突出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典型案例通报不再“静躺”于领导干部案头,成为全区党员干部学习、自警、知止的“反面教材”。
一、紧盯“关键少数”,在领导干部中开展“预警”式教育。将乡科级领导干部列为教育重点,利用典型案例教育领导干部用好权、为好官。一是重要节点预廉。盯住元旦、春节、中秋、节假日等敏感时间节点,通过印发典型案例通报、以典型案例编辑廉政提示函等形式,给领导干部敲响节日警钟。二是现代媒体示廉。开办“廉政早提醒”彩信平台,设置党纪条规解读、警示防范、廉政声音等栏目,每周1期为区四大班子领导和1100余名科级干部编发守纪律、讲规矩解读和动态信息,截止目前,累计编发34期,其中转发中省市、区通报的典型案例6期。三是编辑案例手册警廉。以近几年河北省内发生的64个违法违纪典型案件为主要内容,辑印了500本《违法违纪典型案例选编》,发放全区各单位学习警示。目前,围绕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采用“释义+案例+启示”的形式,选取350件中央省市通报案例和56件区内查处的典型案例,按照六大纪律分类解读《条例》,配套综合解析点评,正在组织编印典型案例教育手册。四是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醒廉。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组织召开全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区四大班子领导以及各乡镇、街道、区直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共600余人参加会议,通报了9起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件。
二、紧盯“小鬼难搪”,在中层干部中开展“走心”式教育。有效发挥典型案例教育作用,针对个别中层干部中存在的“吃拿卡要”“中梗阻”行为,活用典型案例开展“走心”式教育。一是现场参观感受典型案例。组织开展“看监狱、算得失”活动,先后组织区城管执法局、交通运输局、供电公司等单位1200余名中层干部和执法人员前往监狱参观服刑人员生活和劳动场景,观看警示教育片,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警示中层干部和执法人员自觉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二是邀请专家解读典型案例。组织开展科股长警示教育暨“岗位创优、从我做起”宣誓签名活动,邀请区检察院反贪局人员为全区147名中层干部上廉政课,解剖典型案例,面向党旗宣誓签名。三是运用典型案例自我教育。开展党员自我教育日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通报典型案例,要求党员干部通过自已找、别人帮、组织谈的形式净化自身,学先进找差距,照镜子知不足。开展“菜单式”授课,将典型案例做为反面教材纳入“菜单”授课内容,区纪委党风廉政监督室、教育调研室及各纪工委人员先后20多次到各单位授课。
三、紧盯“蝇贪蝇腐”,在农村干部中开展“植入”式教育。加强农村党风廉政阵地建设,针对农村两委干部开展反面警示教育,使典型案例走出领导干部的案头,走入党员干部的心头。一是突出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宣讲典型案例。实行“党委书记”讲廉政党课制度,要求将典型案例作为党委书记必学内容,必讲教材,使典型案例最大限度传达到最基层、最普通的农村党员。截止目前,乡镇党委书记共讲党课25讲,农村党员接受教育2800余人次。二是无断节延伸通报典型案例。实行通报延伸制度,凡是上级转发的典型案例,非涉密的全部转发到乡镇,再由乡镇进行遴选,涉及村级干部违纪的典型案例,组织各村在“党员学习日”进行学习,做到典型案例教育无断节延伸。三是教育巡展典型案例。在区委组织的农村两委干部冬训中,区纪委安排专人用通俗易懂的典型案例为400余名参训干部解读《条例》。以“牢记法规,警钟长鸣”为主题,组织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参观典型案例展示活动,选取了16起典型案例,制作了18块展板,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巡回展出。四是借助大众传媒曝光典型案例。借助“丰润手机报”和“丰润真好”微信两个新兴媒介,开设“廉政”和“廉政微课堂”两个栏目,建立包括农村两委干部在内受众面更大、形式更灵活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平台。截止目前,转发中、省、市典型案例累计60余期,在全社会形成警示震慑氛围。(市纪委办公厅、丰润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