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县:“三个常态化”推动重心下移“捉小鬼”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
重心下移“捉小鬼”认真解决群众反感的“小鬼难塘”问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滦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加大执纪力度,认真落实“三个常态化”,有力推动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
明查暗访常态化。充分发挥“合成单元、快速反应”机制作用,整合纪检监察系统内部资源,成立3个“捉小鬼”督导组,深入到全县各单位围绕11类不作为、乱作为的“小鬼”行为进行专项督查,将每次检查建立台帐,全程留痕。同时,巧借资源,聘用“第三方”监督机构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定期检查进行暗访找问题,发现线索形成报告上报县纪委进行查处。截至目前,全县进行常态化暗访检查 9次,组织安排大规模明察暗访5次,下发全县通报10期,对45个单位40名党员干部给予全县通报批评。通过第三方监督机构已检查单位、部门、基层站所等共67家,发现各类问题124个,通报单位13个,下达《监督检查告知书》8份。
通报问责常态化。实名通报晒违纪,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新常态。滦县纪委通过晒通报,剑指“捉小鬼”根源,形成高压态势,突出问责震慑力。对40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其中科级领导干部29人。对71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警示告诫谈话,其中科级领导干部49人次。同时,前移监督关口,对30名调整工作岗位的正科级领导干部、38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开展了集体任前廉政谈话,签定《任前廉政承诺书》30份。
整改落实常态化。结合干部作风整顿和“一问责八清理”工作对“小鬼难搪”问题进行真查实督,针对发现问题,全程跟踪督促整改,明确整改责任、目标、措施、时限,对账销号,推进整改落实。围绕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及权利运行的关键环节,积极开展整章建制,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废、改、立”,修订完善针对性、操作性、约束性不强的制度规定,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切实把规矩立起来、把要求严起来。截至目前,建立完善制度20项,使重心下移“捉小鬼”专项行动真正做到有章可循,确保了重点问题整治常态化管理。